羌族重視春節。春節又稱“過大年”,是羌族人家團年的重要日子。從農歷臘月二十三起,家家戶戶就要掃塵、敬灶,備好豐盛的年貨。除夕之夜,要燒豬頭肉敬獻祖先和神靈。全家人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團年飯,再圍坐在火塘四周守歲。一般初一不勞動,不走人戶。初二以后開始親戚朋友之間的走訪。正月十五鬧元宵,正月三十要送年。家家戶戶張燈結彩,舉辦各種娛樂活動。此外,羌族還要過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陽等節日,但最有特色的,當數羌歷年、祭山會和領歌節。
羌歷年,羌語稱“日美吉”,即“吉祥歡樂的日子”。又稱”過小年”。原是在秋天收獲糧食后,祭祀神靈和祖先,向神還愿的重大節日。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,各地歡慶的時間不一,一般為三到五天,有的村寨要過到初十。主要的活動是還愿敬神和吃宴席。羌歷年在20世紀80年代曾一度停止。1988年恢復,成為羌族人民共同的節日。在羌區各地,每年都要舉行各種慶?;顒?。
祭山會是羌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。又稱轉山會、塔子會、祭天會、山王會、山神會或者碉碉會。是羌族對代表著天神、山神等諸多神靈的白石神進行祭祀的活動,也是人們祈求保佑來年人畜興旺、五谷豐登、地方太平、森林茂盛的大典。因各地氣候差異,舉行的時間、次數并不統一,有正月、四月、五月之分,亦有每年舉行一次或二、三次。
領歌節,羌語稱“瓦爾俄足”。主要流行于茂縣曲谷一帶。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舉行(如該寨有13歲至50歲婦女死亡,則當年不舉行)。是為了紀念天上的歌舞女神莎朗姐。整個節日活動持續3天時間。婦女們盡顯其能,忘情歡跳莎朗,農事和家務事皆由男人操持。